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专门委员会(简称“专委会”),是在教育部职成教司的指导下,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的直接领导下,依靠全国各相关院校领导和专家的支持,积极指导和协调各本科、高职高专院校、中职院校鞋服饰品类专业和相关领域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相关工作,以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为指针,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部制定的有关政策,积... |
姓名:章瓯雁 职称:副教授
专指委职务:委员
所在单位及职务: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现从事专业及专长:主要从事服装设计、立体裁剪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主要成果:
教学成果:
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2010.5);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10);浙江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评审一等奖(2013.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老师(2005、2013年两届);编著"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一部;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人选(2013.11);杭州市优秀教师(2013.6)。
科研成果:
服饰立体造型研发中心对外服务平台,并被学校评为名师工作室,先后立项纵、横向课题23项,到款金额97.6万元,其中,国家级2项,省厅级4项,为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横向课题8项,为学校提供技术指导6项。同时,为企业开发的产品在2009年3月和2009年10月分别获得"2010春夏中国流行面料" 入围奖和"2010/11秋冬中国流行面料"入围奖。
学术团体或社会兼职:
教育部全国纺织服装鞋服饰品及箱包专业指导委员会 | 委员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服装纺织专业教学研究会 | 委员 |
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服装制作工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服装设计技能大赛 | 裁判 |
国家教育部精品教材评审 | 专家 |
全国服装专业骨干教师培训 | 特邀专家 |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服装制作类) | 高级考评员 |
温州市各类服装技能大赛 | 主裁判 |
委员所在单位简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系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高职院校,于199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复筹建,2002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2007年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8年被列为浙江省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2010年被列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1年被列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单位。
学校位于杭州下沙大学城,占地1000余亩,设友嘉机电学院、金都管理学院、达利女装学院、新通国际学院、青年汽车学院、临江学院、信息电子系、普达海动漫艺术学院,开设34个专业,在校生近万人,教职工600多人。建有市政府投资3亿元、占地30亩、面向全市开放的集实训、培训、鉴定、研发于一体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暨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职学生创业园(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等。
近年来,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文化育人”的办学思路,以“融”文化为核心,倡导“学校融入区域发展、专业融入产业发展、教师融入学校发展、学生融入专业发展”,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专业现代化建设、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实践,确立了“为了所有学生体面就业”的育人目标,构建起以利益与共、文化相通、成果共享为基础的“校体共同体”高职教育特色办学模式。
学校致力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强调文化育人理念,注重学生人格塑造和素质养成教育,在文化活动中融入教学特点和专业特色,促进了校园文化和职业技能的和谐互动、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交融对接。
建校以来,学院已向社会输送了两万余名毕业生。毕业生因敬业精神好、综合素质高、首岗适应快、多岗迁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均在97%以上。
面向未来,学院明确今后三至五年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达利女装学院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服装行业的主流企业达利(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校企共同体。经过7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效解决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专业定位模糊不清、“同质化”严重,教学内容和条件滞后、跟不上产业发展要求等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达利女装学院紧密依托国内知名丝绸女装企业---达利(中国)有限公司,建设国内一流的女装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女装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杭州市女装产业培养服装生产技术人才。
学院现设有服装设计、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艺术设计等3个专业,其中服装设计专业是学院全国骨干校建设的重点专业,也是杭州市重点扶植专业(学科),是浙江省示范性建设专业之一;服装设计专业的实训中心是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多年来,达利女装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一定设计水平和较强动手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的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在取得高等学历证书以外,还持有中、高级技能等级证书,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一)创建“企业主体、学校主导”的校企共同体
通过政府牵动、学校主动、企业需动,与主导产业的主流企业——达利公司以协议的形式缔约建立了校企共同体——达利女装学院。在组织架构和制度设计上体现“企业主体、学校主导”。企业主体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企业为主体,“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在水里,学校在岸上”,企业最先了解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发展趋向,学校对生产技术的了解与掌握具有相对滞后性,因此,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明确专业定位与建设方向等都要以企业为主体,学校的人才培养始终保持与企业生产实际的一致性、先进性;学校主导是指学校主导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课程开发、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组织教学、教学评价、思政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等都由学校来主导。企业主体与学校主导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校企共同体之“六共”特征,不仅阐释了校企共同体从组织规划、建设、管理到成果、风险共担的紧密合作的关系,而且达到了以真心服务企业换取企业真心参与之目的,实现了校企价值取向同归,找到了合作的利益结合点。在运行过程中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二级学院院长负责制”,学校与达利公司共同组建达利女装学院理事会,达利集团总裁担任理事长,学校主要领导担任副理事长;校企共同任命达利女装学院领导班子,达利公司总裁担任院长,学校任命常务副院长,确保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构建“整体化教学、生产性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1.明晰体现岗位需求的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紧跟企业需求,提出“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规格。在校企共同体的框架下,依据企业的岗位需求,通过对比中职、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层次与要求,结合杭州“女装之都”产业特色和学校实际,校企双方共同确定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女装制版师”,并明确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和相对应的能力要求。
2.开发基于达利典型产品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坚持“立足一个企业、面向整个行业”,通过岗位描述、任务分析和能力定位,打破原有课程结构和内容,选取达利典型产品研发任务和生产工艺作为教学项目,构建融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实施能力的培养及技能的训练,以对接女装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要求。达利女装学院以达利典型产品开发为纽带,开发了基于达利典型产品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以达利(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实际引领教学,选取达利企业的典型款式作为教学项目,以企业产品开发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学习即工作;将企业真实产品开发项目融入教学,作品即产品,达利企业全程参与项目教学与评价;学生去达利企业进行岗位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教室即工厂,实行企业化管理,提高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
3.优化“身份互认、角色互换”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学校和达利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优化了“身份互认、角色互换”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发挥企业技术资源优势,聘任了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等52人来校全程参与专业建设。由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担任专业负责人,企业派出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按企业要求共同规划专业发展,参与教学活动。校企共建10门课程,其中省精品课程2门;校企共同编写8部教材,其中省重点教材3部。发挥学校人才资源优势, 实施“教师企业经历工程”,轮流选派教师到企业担任技术员或车间主任,四年来,教师到达利企业锻炼达3200人日,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项目42项。最终达到了“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角色互换的目的。达利企业每年出资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达利女装学院专业教师培养与奖励,达利企业支持教师国内外进修16人次。
4.创建“产教融合”的“校中厂”、“厂中校”
依托校企共同体,将“教学性”与“生产性”有机结合。在校内建立“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达2787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从原来的514.6万元增至958.8万元,生均实训设备值从建设前的1.5万元增至2.4万元,极大地改变了实习实训条件。女装工业工程实训中心2010年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012年成为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的第八个实训中心,增强了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在企业建立“厂中校”——产学研中心,建筑面积达到3056平方米,同时可容纳210名学生实习实训,以典型产品开发为载体开展教学,有效解决了设备滞后与场地偏少等问题,保证教学设备、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2010年以来,师生合作为企业设计开发产品1512款,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达8000余万元。
5.探索“三证书”全方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主导成立浙江省服装制版师协会,在业内首推“制版师”职业资格标准。依据学校标准、行业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了“学历证书、学力证书、岗位技能证书”的“三证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校企共同进行质量评价与监管。《服装制版师职业技能证书》丰富了服装设计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目前已有48人获得该技能证书,获得该证书的毕业生工资比其他毕业生每月高1500元。毕业生高级工获证率达95.6%。